北方文化博物館的歴史

豪農 伊藤邸物語

穿流蒲原平原的雄闊大河阿賀野川的河畔旁,有個叫澤海的小村落。江戶中期伊藤家在此以農業起步,幾代積累建樹走上豪農之路,最終發展成為越後第一的大地主之家。 戰後農地改革後雖然不再擁有廣闊的土地,然而為了將建築物・庭園・美術品流傳後世,伊藤家自願捐出財產,創設了財團法人北方文化博物館。 在此僅擷取伊藤家漫長歴史的片段花絮,講述伊藤邸的傳奇物語。

越後第一的大地主 伊藤家

1756(寶曆6)年,伊藤家的歴史揭開序幕。

1756(寶歴6)年,初代文吉20歲分家時分得約13,000㎡(與東京巨蛋球場等大)的田地,住進了包括2個6帖榻榻米房和廚房的家裡。不久迎娶了染布坊的女兒「清」為妻,經營農業的同時也經營藍染生意。 1801(享和元)年,文吉之子安次郎在35歲時繼承家號成為第二代文吉。他在1837(天保8)年受任身分地位後,自稱“伊藤文吉”。那時不僅經營藍染,還經營以雜糧・當鋪・倉庫業等為屋號的“頤哈之家”。已不再從事農業,成為知行所中財力最強大的豪商。 此後,他收第二任妻子的過繼子為次郎做養子。為次郎作為第三代文吉打下了伊藤家的繁榮基石。然而,本應繼承第四代文吉家號的佐六於44歲時早逝,因此第三代文吉的孫子要之助在年少16歲時即繼承了第五代文吉的名號。
航空照片(新潟市江南區澤海上空)
●航空照片(新潟市江南區澤海上空)
與伊藤家淵源深厚之地—-澤海。面前流淌的是新潟引以為傲的大河・阿賀野川,蛇行而上的是小阿賀野川。夾在兩河之間細長延伸的村落,就是澤海。1610(慶弔15)年之後的77年間,有一個被稱為澤海城的陣屋,作為11000石規模的小城下町古城繁榮一時。此後,澤海變為天領、代官所,接著成為旗本小濱氏的知行所所在地。1869(明治2)年,由於“藩籍奉還”武家社會結束,伊藤家則進入了雄起時代。

1889(明治22)年,耗時8年建成伊藤邸。

時代發展到江戶至明治時期。1882(明治15)年起,第五代文吉備好約18000㎡的土地開始建造新的伊藤邸。從會津・山形・秋田精心購運材料,花費約8年時間,終於在1889(明治22) 年完成了至今仍使用的伊藤邸。 六代文吉謙次郎的豪商才能卓越不凡。1892(明治25)年,自名門村山家娶妻,據稱婚宴連續三天三夜盛大隆重。然而在所有地版圖擴展正盛期,突然在33歲時,1903(明治36)年英年早逝。 七代文吉雖由僅8歲的次子淳夫襲名,可是在家族支持幫助下作為大地主的成長道路一帆風順。1924(大正13)年,已擁有1,346頃(等同300個東京巨蛋)土地,住宿伊藤家的下人亦增至約60人。 時代由明治轉入大正時期。七代文吉畢業於慶應大學後,留學美國賓州大學。榮歸後的1927(昭和2)年生下了日後的八代文吉吉彥。
六代文吉一周年忌 伊藤一族全家福
●六代文吉一周年忌 伊藤一族全家福
1904(明治37)年6月。中央少年為第七代幼主。 左為祖母稀井,右為母親・真砂。稀井13歲時從近處的舊茅野山村押木家嫁進來,生了十多個孩子。五代家主的丈夫去世後,雖為女子卻長年掌握實權,走上了一千步町大地主之路。真砂16歲從比伊藤家更高地位的舊家・舊高柳町的名門村山家嫁來。六代家主的丈夫去世後,與婆婆稀井一同撐起伊藤家。 後排站立的魁梧男子,是七代家主成年前的監護人伊藤九郎太。他是六代家主的弟弟,分家後成為南濱伊藤家家主(當年南濱伊藤家的舊址,現為北方博物館新潟分館)。

成為博物館的過程

1946(昭和21)年,設立財團。 北方文化博物館誕生。

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,至今為止理所當然的地主之路無法再繼續下去,七代家主做出了“設立博物棺,將全部財產捐出去”的決斷。 將伊藤家遺存作為博物館保存下去的構想,可說是命運的安排,是從與進駐軍拉爾夫・萊特中尉的認識後開始的轉機, 又在眾人的大力支持下實現的。伊藤家以戰後第一間私立博物館“北方文化博物館”,而邁向新的舞台。更加上和七代家主長年深交的庭匠・田中泰阿彌,花費5年時間建造了和豪農館渾然天成的庭園。整體漸漸向著博物館方向發展,日趨完美。 此外,北方文化博物館這一名稱,來自瑞典的“Nordiska Museet(北方民族博物館)”。那裡王室龐大的展品資源各有其位各居其所,只用眼觀看就能理解它們所要傳達的文化內涵和價值――這是我們博物館的榜樣和目標,因此我們籍此為名。
拉爾夫・萊特中尉和七代伊藤文吉
●拉爾夫・萊特中尉和七代伊藤文吉
戰後,進駐軍的萊特中尉在調查伊藤家時,偶然得知第七代家主是自己母校賓州大學的前輩,此後友誼不斷加深。萊特中尉認定伊藤邸的價值等同文化遺產,在此後北方文化博物館的草創時期給予了極大的支持。北方文化博物館,同時也是戰後日美友誼再次萌芽的場所。 萊特中尉對第八代家主這樣說“用錢可以買到的寶物,能不斷轉手保存下去,然而將日本人的生活文化放進寶箱卻不可能保存下來。將伊藤家做為中心,通過財團的形式把生活文化保存下去。這種保存不是為了伊藤家,而是為了日本人,當然也不是作為公共設施的一種保存。”

朝博物館的更好發展邁進。

1952(昭和27)年,第八代文吉成為日本學藝員第1期學員,經歷公司職員生涯後在31歲時襲名。 他走遍100多個國家,考察了世界各地的文化行政和博物館的運營情況,為了新潟的文化振興和國際交流全心竭力。博物館接待皇室成員來訪為主,還接待過2008(平成20)年8國(G8)勞動大臣峰會典禮等數量眾多的貴賓,提供賓至如歸的服務。在此之上,力爭做“療癒人心的博物館”,開設野外音樂堂、餐廳和住宿設施等,因應現代社會與時俱進的需求。八代文吉受到很多人的愛戴,無奈於2016(平成28)年10月安祥而逝。 擁有250多年歷史的伊藤家遺跡,北方文化博物棺。把我們的歷史和精心培育的文化,繼續傳承予來自鄉土新潟、日本、乃至全世界的來訪探幽的客人們。
第八代伊藤文吉
●第八代伊藤文吉
“尋求心靈食糧”,請務必光臨這裡。 身為館長,重視與客人“一期一會”的珍貴相遇。時時謹記父親第七代家主的教誨,不斷摸索並邁向北方文化博物館的理想道路。
このページのトップへこのページのトップへ